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常见问题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及核查方法
销售经理孔经理全国热线:400-050-3910时间:2020-04-14 11:39浏览次数:

一 常见问题:

仪器未及时进行校准或校验。

影响:

测量误差增大,降低仪器准确度,严重时仪器精度无法满足标准要求。

规范要求:

对现有仪器,一般应该满足:

  1. 零点校准: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24 小时一次;颗粒物和流速每3 个月一次。

  2. 跨度校准: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15 天一次;颗粒物和流速每3 个月一次。

  3. 全系统校准:抽取式气态污染物CEMS 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全系统校准,要求零气和标准气体与样品气体通过的路径(如采样探头、过滤器、洗涤器、调节器)一致,进行零点和跨度、线性误差和响应时间的检测。

  4. 定期校验:每6个月一次(HJ/T 75—2007)。

核查方法:

1.对气态污染物,现场测定零点漂移和跨度漂移,应不超过±2.5%F.S.。

2.如零点漂移和跨度漂移符合要求,则用接近被测气体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全系统检验,误差不超过±5%。

3.查看CEMS或DCS中校准和校验期间的历史数据,如未屏蔽,则应能够找到相应的浓度值。如已屏蔽,则应保持一固定值。

备注:跨度漂移即为量程漂移。

 

二 常见问题:

量程设置过高或过低。

影响:

1.量程设置过高,测量的烟气实际浓度远低于测量量程时(如低于20%),可能导致测量误差过大,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量程设置过低,烟气实际浓度超过量程上限时,测量数据无效,排放情况无法得到有效监控。

核查方法:

1.查阅仪表历史数据,观察污染物实际排放浓度范围。

2.通常,实际排放浓度应该在量程的20~80%范围内。

3.如实际排放浓度低于量程的20%,通入与实际排放浓度接近的标准气体进行测定,相对误差应不超过±5%。

4.观察历史数据中是否经常发生超出仪器量程范围的数据。

 

三 常见问题:

采用修改测量仪器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不正确设置校准系数、设定数据上下限等方式,对测定数据进行修饰。

影响:

人为作假,数据不真实。

核查方法:

分别用低、中、高浓度的标准气体进行全系统检验,误差不超过±5%。

 

四 常见问题:

标气实际浓度与仪器设定的标气浓度不一致。

影响:

1.如果标气实际浓度低于仪器设定浓度,将使实际测定浓度接近等比例增高。

2.如果标气实际浓度高于仪器设定浓度,将使实际测定浓度接近等比例降低。如仪器设定的标气浓度为1000ppm,但标气的实际浓度为2000ppm,实际浓度为500ppm,则测定结果将显示为250ppm。

核查方法:

1.使用自备标准气体进行测定,相对误差应不超过±5%。

2.使用快速测定仪或将现场标气带回实验室测定,其浓度应与仪器设定的标气浓度一致。
山东新泽仪器专业生产的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由粉尘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SO2,NOX,O2)、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温度,压力,流速)、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四个基本系统组成。可监测气体中的SO2、NOx、O2、粉尘、温度、压力、流速、烟气含湿量等参数(以及CO,湿度,氟化物等等)。可将数据远传至各级环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