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常见问题 >

常见问题

科普: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销售经理孔经理全国热线:400-050-3910时间:2024-09-19 17:10浏览次数: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通过对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以确定环境质量的高低和环境污染状况,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研究污染扩散模式和规律,确定污染源所造成的污染影响,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控制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4、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1、按监测目的或监测任务划分

    (1)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包括“监督性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和“环境质量监测”(空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监测),是监测工作的主体,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来源,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

    (2)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 ①污染事故监测;②纠纷仲裁监测; ③考核验证监测;④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2、按监测介质或对象分类可分为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监测等。

 

环境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