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教程 >

技术教程

红外线分析仪的维护要求
销售经理孔经理全国热线:400-050-3910时间:2019-01-23 13:04浏览次数:

1、服务目标

1.1分析仪器四率要求达到:仪表开表率≥99%、仪表综合完好率≥98%、静密封点泄漏率≤0.05%、动密封点泄漏率≤ 0.2%。

1.2杜绝因维护原因影响甲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产品产量,不发生因人员误操作而导致的生产非计划性停车。

1.3在维护过程中,确保设备无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1.4保证维护后现场的干净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1.5定期组织人员清理卫生,保证分析仪器的清洁。

1.6严格按照化工仪表维护规程维护设备,杜绝仪表维护原因而导致人身安全事故。

1.7在进行机械设备常规性维修、一般事故抢修时完成与维护分析仪器有关的工作。

2、专业分界

2.1分析仪表测量系统中,以取样根部阀为界(不包括根部阀),阀以后的预处理、设备连接的件及分析仪器属于维护内容。

2.2电源以进线开关为界,开关及以上至配电室电气设备归电气负责,开关以下归分析仪表专业负责。

2.3仪表信号传输以分析仪现场接线箱输出端子为界,端子之前现场维护人员负责。

    3、主要服务内容

3.1主要维护保养原则

负责小屋空调室内外机及分析小屋的维护保养、卫生清理,确保使用正常。其他设备内部件及辅助设备按操作规程、说明书及保养手册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2在线分析仪

3.2.1美国VG Prima dB质谱仪(1套)

3.2.1.1维护前系统检查

(1)、对仪器各个设定点的参数进行全面检测并记录当前数据。

(2)、扫描组分测量点,检测扫描峰形,记录当前状态。

(3)、进行系统整体性能和状态的检查,记录当前状况。

3.2.1.2系统维护保养

(1)、离子源检查、维护及保养:检查灯丝、反射极、收集极、发射极、加速板、绝缘、密封等部件的使用情况,确认是否污染和灼伤。如污染和灼伤严重,则进行离子源的清洗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离子源清洗工作,视情况更换灯丝及其他存在问题的离子源部件。

(2)、磁场过滤器检查、维护及保养:检查密封是否完好,以及两峡隙板的污染和灼伤情况,如严重则进行清洗或更换。清洗工作每年一次,视情况更换峡隙板。

(3)、离子检测器检查、维护及保养:检查四极聚焦、离子分离、离子偏转、离子收集、绝缘、密封等部件的使用情况,确认是否污染和灼伤。如污染和灼伤严重,则进行检测器的清洗工作。清洗工作每年一次,对存在问题的离子检测器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

(4)、仪器电路系统检查、维护:检查仪器各个供电电源和驱动电源的使用情况,清洁电路板内灰尘。对于存在隐患的电路板,及时做出书面报告上交技术组。

(5)、仪器电路和气路连接检查、维护:检查仪器整体电路的连接及适配情况,并进行整体调整。对仪器气路各个连接点,进行密封性检查,视情况更换密封件及取样气路部分的常耗件(RMS取样臂2微米过滤芯、RMS取样管、毛细管和玻璃取样探头等)。

3.2.1.3真空系统维护、保养

(1)、涡轮分子泵检查、维护及保养:测试运转情况,更换泵轴润滑油,检查泵的气密性。每年需进行一次生产厂家级的维护保养工作。

(2)、旋转泵检查、维护及保养:测试运转情况,更换泵轴润滑油,检查泵的气密性。每年需进行一次生产厂家级的维护保养工作。

(3)、真空检测器的检查、维护及保养:检查运转情况,确认电极污染及灼伤程度,如严重则进行清洗或更换。每年进行一次清洗工作,视情况更换阳极和点火极。

3.2.1.4样品预处理系统

(1)、系统全面检测、维修和更换:检查取样阀的开关状态,取样探头冷却情况等。

(2)、过滤器检查:检查系统所有过滤器使用情况,视具体情况更换过滤器的滤芯。

(3)、部件检测:检查取样系统的所有部件,发现隐患的进行更换。

(4)、对于预处理不合适的地方需要改造,提出书面性的可实施性的方案。

3.2.1.5维护后系统整体检查、调整

(1)、恢复安装,系统连接,泄漏检测。

(2)、仪器状态调整、优化组分波形、灵敏度、线性及稳定性等。

(3)、仪器全量程标定,系统整体调优。

(4)、工艺气体测试,确认仪器状态。

(5)、出具维护合格报告,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3.2.2美国ABB PGC 2000色谱分析仪(5台)

3.2.2.1 PGC 2000的功能性、性能和维护测试

(1)、气源系统检查、标气检查。

(2)、电源检查、电源开/关测试。

(3)、测试分析性能、组分分离情况。

(4)、流量检查、基线检查。

(5)、色谱柱检查、标定检查、重复性检查。

(6)、监测器噪音检查。

(7)、阀操作检查。

(8)、EPC检查、SVCM检查。

(9)、压力调节器检查,有无压力表损坏或指示不正常。

(10)、加热系统检查。

(11)、泄露检查。

(12)、气源净化器检查。

(13)、基本程序的功能检查。

(14)、模拟输出检查。

(15)、数字输出检查。

(16)、更换定期维修保养所需更换的部件(色谱柱、切换阀等)。

3.2.2.2预防性维护

(1)、设备接地情况,有无不紧或松动的电缆。

(2)、检查分析仪的物理环境,如: 腐蚀,灰尘等等。

(3)、检查各个流量和压力设置和仪器随机数据包符合程度,视情况进行调节。

(4)、ROM检查和色谱板检查

(5)、谱图检查,并把谱图与数据包中的相比较,视情况调节。

(6)、仪器气路柱间切换和反吹情况检查。

(7)、阀检测、维护及保养。

(8)、监测器检查、维护及保养。

(9)、色谱柱更换。

(10)、将最新的数据库备份到备用CF卡中。

(11)、备件测试。

3.2.2.3文档

(1)、记录、备份当前仪器配置、性能参数等。

(2)、核实各配置参数与仪器原始数据表数据符合程度,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3)、记录、备份维护、最新标定、调优后的配置参数。

3.2.2.4样品预处理系统

(1)、系统全面检测、维修或更换,整体评价系统的功能性、可靠性。

(2)、管线接口密封、腐蚀、是否存在化学反应检查。

(3)、流路选择、步进检查。

(4)、进样回路大气平衡检查。

(5)、系统防进样滞后、死区检查。

(6)、各调节器或平衡阀工作情况检查。

(7)、气路密封性检查。

(8)、各压力、流量、元部件检查。

(10)、过滤器检查:检查过滤器使用情况,更换过滤器的滤芯。

3.2.2.5维护后系统整体检查、调整、恢复运行

(1)、恢复安装,系统连接,泄漏检测。

(2)、仪器状态调整、优化组分峰形、灵敏度、线性及稳定性等。

(3)、仪器全量程标定,系统整体调优。

(4)、工艺气体测试,确认仪器状态。

(5)、出具维护合格报告,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3.2.3空分装置配套分析仪仪表:(仕富梅色谱1套,单表5台)

3.2.3.1仪器的功能、性能的维护检查和测试

(1)、气源、取样系统、标气系统等检查测试。

(2)、电源检查、电源开/关测试。

(3)、测试分析性能、组分分离、仪器示值稳定性情况。

(4)、流量、基线稳定性检查。

(5)、仪器气室、色谱柱、检测器检查。

(6)、仪器零位和量程的标定,分析重复性检查。

(7)、仪器加热系统及温度控制性能测试检查。

(8)、压力传感器检查检查 。

(9)、压力调节器检查,有无压力表损坏或指示不正常。

(10)、仪器自诊断功能检查,仪器有无故障报警代码显示,如有,进行处理。

(11)、泄露检查、o型密封圈检查。

(12)、气源净化器检查。

(13)、仪器状态检查、日志检查。

(14)、模拟输出检查。

(15)、数字输出检查。

3.2.3.2预防性维护:

(1)、设备接地情况,有无不紧或松动的电缆。

(2)、检查分析仪的物理环境,如: 腐蚀,灰尘等等视情况作出处理。

(3)、检查各个流量和压力设置和仪器随机数据包符合程度,视情况进行调节。

(4)、仪器相关电路板检查

(5)、(色谱)谱图检查,并把谱图与数据包中的相比较,视情况调节。

(6)、仪器气路柱间切换和反吹情况检查。

(7)、阀检测、维护及保养。

(8)、检测器检查、维护及保养。

(9)、仪器干扰校正、温度补偿和压力补偿校正。

(10)、仪器测量池检查,视情况清洗或更换。

3.2.3.3文档

(1)、记录、备份当前仪器配置、性能参数等。

(2)、核实各配置参数与仪器原始数据表数据符合程度,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3)、记录、备份维护、最新标定、调优后的配置参数。

3.2.3.4样品预处理系统

(1)、系统全面检测、维修或更换,整体评价系统的功能性、可靠性。

(2)、管线接口密封、腐蚀、是否存在化学反应检查。

(3)、流路选择、步进检查。

(4)、进样回路大气平衡(色谱)检查。

(5)、系统防进样滞后、死区检查。

(6)、各调节器或平衡阀工作情况检查。

(7)、气路密封性检查。

(8)、各压力、流量、元部件检查。

(10)、过滤器检查:检查过滤器使用情况,更换过滤器的滤芯。

3.2.3.5维护后系统整体检查、调整、恢复运行

(1)、恢复安装,系统连接,泄漏检测。

(2)、仪器状态调整、优化组分峰形(色谱)、灵敏度、线性及稳定性等。

(3)、仪器全量程标定,系统整体调优。

(4)、工艺气体测试,确认仪器工作状态和分析测量性能。

(5)、出具维护合格报告,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3.2.4常规分析仪表:(甲醇工段4台、硫回收3台、尿素2台、气化3台)

3.2.4.1仪器的功能、性能的维护检查和测试

(1)、气源、取样系统、标气系统等检查测试。

(2)、电源检查、电源开/关测试。

(3)、测试分析性能、组分分离、仪器示值稳定性情况。

(4)、流量稳定性检查。

(5)、仪器气室、检测器检查。

(6)、仪器零位和量程的标定,分析重复性检查。

(7)、仪器加热系统及温度控制性能测试检查。

(8)、压力调节器检查,有无压力表损坏或指示不正常。

(9)、仪器自诊断功能检查,仪器有无故障报警代码显示,如有,进行处理。

(10)、泄露检查、o型密封圈检查。

(11)、气源净化器检查。

(13)、仪器状态检查、日志检查。

(14)、模拟输出检查。

(15)、数字输出检查。

3.2.4.2预防性维护

(1)、设备接地情况,有无不紧或松动的电缆。

(2)、检查分析仪的物理环境,如: 腐蚀,灰尘等等视情况作出处理。

(3)、检查各个流量和压力设置和仪器随机数据包符合程度,视情况进行调节。

(4)、仪器相关电路板检查

(5)、检测器检查、维护及保养。

(6)、仪器干扰校正、温度补偿和压力补偿校正。

(7)、仪器测量池检查,视情况清洗或更换。

3.2.4.3文档

(1)、记录、备份当前仪器配置、性能参数等。

(2)、核实各配置参数与仪器原始数据表数据符合程度,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3)、记录、备份维护、最新标定、调优后的配置参数。

3.2.4.4样品预处理系统

(1)、系统全面检测、维修或更换,整体评价系统的功能性、可靠性。

(2)、管线接口密封、腐蚀、是否存在化学反应检查。

(3)、系统防进样滞后、死区检查。

(4)、各调节器或平衡阀工作情况检查。

(6)、气路密封性检查。

(7)、各压力、流量、元部件检查。

(8)、过滤器检查:检查过滤器使用情况,更换过滤器的滤芯。

3.2.4.5维护后系统整体检查、调整、恢复运行

(1)、恢复安装,系统连接,泄漏检测。

(2)、仪器状态调整、灵敏度、线性及稳定性等。

(3)、仪器全量程标定,系统整体调优。

(4)、工艺气体测试,确认仪器工作状态和分析测量性能。

(5)、出具维护合格报告,并经双方签字确认。